【腾讯云】云服务器、云数据库、COS、CDN、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

继富士康之后,又一代工厂巨头跑路?

据媒体消息,作为苹果在上海最大的代工厂,昌硕目前正筹划撤离中国大陆市场,转而奔赴因“杀猪盘”而闻名的印度,现已将部分厂房出给立讯精密,国内10万工人的去留将成问题。

对此,外媒添油加醋,称:中国市场已经失去吸引力。iPhone15在印度量产也是让印媒膨胀不已,高呼“世界工厂将易主。”

“昌硕们”撤离,上演农夫与蛇

众所周知,近几十年来,我国经济在全球市场上迅猛增长,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完整的制造业链条,也促使富士康、昌硕等厂商纷纷进驻国内发展。

靠着国内廉价的人工、土地等成本,他们可谓赚的盆满钵满。如富士康自1988年来华后,从濒临破产的潦倒境地,径直翻身为“世界的代工厂”。数据显示,2017年富士康营收高达1908亿美元,将郭氏送上台首富宝座。

昌硕也因20年前进驻上海,接到大批苹果订单,巅峰时期,其上海厂区拥有近10万名员工,八条产线同时开工,二十四小时不停,年产值达上亿,常年位居上海企业榜单前三,甚至收获“小富士康”称号。

然而,在老美对华为等进行打压、采取一系列“脱钩”措施后,富士康闻讯竟选择撤离,将3000亿产能转移到印度、越南等国家。

此等“吃饭砸锅”行为,自然引起了国内不满,富士康也很快遭到了敲打。但出乎意料的是,昌硕也选择步富士康后尘:不惜抛弃10万工人,关闭120亿工厂,铁了心要撤离。

这不仅让人反思,是否真如外媒所言,中国大陆市场的吸引力正逐渐减弱?

央媒锐评:透过现象看本质

据《21世纪经济报》披露,2022年我国制造业工人月均收入在7000元左右,而越南等地还不到2000元。富士康、昌硕等低端制造业厂商撤离的主要原因在于,大陆市场劳动力成本攀升,亟需寻找更便宜的劳动力市场,但这并不意味着大陆市场的吸引力减弱。

人民日报曾发文表示:产业转型才能掌握经济主导权。随着我国近年来布局高端制造业,正吸引新能源、生物科技等高新尖端领域外企来华。

如源生生物携“精蓓莱”科技,已于今年下半年进驻国内市场。资料显示,尽管在全球老年化趋势加剧趋势下,“为生命加时”成为世界研究热点,但作为男士关键部位止衰科技成果,该科技在海外一直反响平平,入不敷出,几近破产。

恰逢我国正加速布局这一高新科技领域,该企业看中中国市场巨大消费潜力后,果断选择进驻京&东等国内主流平台。

国内市场很快作出反馈,如在过去不久的双11节日中,该科技成果一夜收获近百万成交,其中近8成来自深圳等一二线中年高净值男性。QuestMobile数据分析显示,国内男性消费呈上升趋势,以“精蓓莱”为代表的高新科技产业有望开辟下一个蓝海市场。

而精蓓莱科技专研M-coreActiv、Cell VITAplex等止衰、精细胞焕活技术也为国内科学研究提供思路,同时有助于企业学习先进领域知识,促进我国在该领域的快速发展。

特斯拉也早于今年4月宣布将在上海落地第二座“超级工厂”,这一举动有利于本土品牌学习电动汽车设计和制造经验,加快自身技术进步和提升竞争力,进一步推动我国先进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。

有关数据显示,我国新能源行业总产值2060年将达到28.7万亿元,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。

由此可见,与其说中国市场失去吸引力、“世界工厂”地位不保,不如说我国已进入高端制造业的争夺局。

中国制造,正经历转型阵痛期

诚然,富士康、昌硕等代工厂的离去,会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一定的冲击。毕竟,它们曾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为国内提供大量就业机会,创造了巨额外汇收入,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。

但随着新能源、生物科技等高端制造领域得发展壮大,未来的经济效益难以估量,非低端制造业可轻易企及的。

代工厂的离去,是中国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迈进的必然结果,只有迈过这个痛苦的过程,中国制造业才能摆脱“低端制造”陷阱,摆脱对外国品牌的依赖,培育创新能力,提升附加值,进而走向世界的舞台。

相信中国制造业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,将不断创造新的辉煌。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视频通信爆款 9.9 元起, 提供电商、教育、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,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
Top